圣经概览
旧约
創世記
创世记 第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6章 概览
创世记 第7章 概览
创世记 第8章 概览
创世记 第9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6章 概览
次经
新约
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第1章 概览
马太福音 第2章 概览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1章 概览
罗马书 第2章 概览
罗马书 第3章 概览
哥林多前书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歌罗西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摩太前书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得前书
彼得后书
约翰一书
约翰二书
约翰三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启示录 第1章 概览
启示录 第2章 概览
启示录 第3章 概览
启示录 第4章 概览
启示录 第5章 概览
启示录 第6章 概览
本文档使用「觅思文档专业版」发布
-
+
首页
创世记 第14章 概览
第14章记载的历史,它的真实性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在世界历史科本上,皆有同样的记载。并且东方诸王的名字典新近在波斯稣撒(Susa)发掘出来的朝代帝王名,完全符合,如示拿(shinar)王暗拉非(Amraphel),即系极闻名的巴比伦王汉莫拉比(Hammurabi),原来汉莫拉比在位三十年后,才开始独立,当时尚为以拦王之附属。 ## 亚伯兰抢救罗得 - **14:1** 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 **14:2** 他们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 **14:3** 这些王都会合在西订谷,西订谷就是盐海。 - **14:4** 他们已经服事基大老玛十二年,第十三年就背叛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死海岸边的盐。死海位于以色列、西岸地区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低于海平面424米,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的湖岸是地球陆地的最低点。汇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因没有出口,所以含盐量高达34%,是一般海水盐度的9.6倍,鱼类无法生存于水中,但有细菌及浮游生物。</p> 2节所说的五王,是五个国王或酋长所统治,他们在以拦王统治之下,已经12年之久。13年时五个小王,因以拦王与阿拉伯东北部的民族,发生战争,便乘机独立。5节便写出以拦王会同属下的小王,出兵平叛。 * **14:5** 第十四年,基大老玛和与他结盟的王都来了,在亚特律‧加宁击败利乏音人,在哈麦击败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击败以米人, 5-10节记述平原诸城的君王,都领兵出来,在西订平原列阵以待,不料为以拦王所败,许多兵士陷入石漆坑中,其余皆逃入山中。 - **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击败何利人,一直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 **14:7** 他们转回,来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击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 **14:8**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 **14:9** 就是与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这就是四王对五王之战。 - **14:10** 西订谷有许多柏油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掉在坑里,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 **14:11** 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和所有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死海东西两岸都是山地。</p> 11-12节所多玛和蛾摩拉都进了洗劫,而在侵略者班师的时候,顺便又将罗得和他的家属也绑走了。 - **14:12** 他们也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都掳掠去了。当时罗得住在所多玛。 - **14:13** 有一个逃脱的人来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以实各和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结盟。 13-16节述说亚伯拉罕那时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而幔利、以实各、亚乃是三个部落的族长都是他的同盟者。亚伯拉罕知道自己的侄子被抢去,使武装了318名壮丁,又纠合了亚摩利人的同盟者,直追到迦南的但地,乘着黑夜,袭击敌人殿后军队,遂大得胜利,将罗得和他的家属,以及他的财物,都救回来,于是凯旋而归。这武功使亚伯拉罕在迦南诸小城邦国王眼中,增加不少的荣耀,回军时到处受人欢迎:如所多玛王和撒冷王。 - **14:14**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被掳去,就把三百一十八个生在他家中、受过训练的壮丁全都出动去追,一直到但。 - **14:15** 在夜间,他和他的仆人分队击败了敌人,并且追杀他们,直到大马士革北边的何把。 - **14:16** 他把一切被掳掠的财物夺回,也把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人和妇女都夺回来。 ## 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 - **14:17** 亚伯兰击败基大老玛和与他结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的谷。 - **14:18**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 **14:19** 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至高的上帝、天地的主赐福给亚伯兰! “撒冷王”即“耶路撒冷”并非示剑或北方的另一域。这由诗篇76:3和110:4可以证明。并且阿瑪納信扎(Tell-el-Amarna)内的"Urusalim",已证明了就是"Jerusalem"(耶路撒冷)。由本章17节可以推知撒冷距离所多玛不远,离希伯伦也很近。由33:18不能证明示剑曾称为撒冷。麦基洗德(Melchizedek)可能是“我的君王为zedek”的意思。按“zedek”原为神祇的名号,或作“我的君王就是公义。”麦基洗德是一位祭司,并不是一件奇事,埃及的法老也是一位祭司。苏美尔地方亦有国王兼祭司之职者。实际上祭司的职权,巴比伦和叙利亚的君王最为重视。古叙利亚的国王没有一个不是掌有祭司之权的。唯理派的威尔豪森(Wellhausen)和其他学者认为并没有麦基洗德这个人,只不过是被掳后的一个祭司反映于亚伯拉罕时代的形影,这种臆说决不能成立,一方面因为以色列人被掳前后都有大祭司,另一方面被掳以后的犹太人,照他们的宗教心理来说,决不能拣选一位迦南的大祭司,来当他们大祭司的预像,也决不相信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赐给这样的祭司什一之赠礼;再者,如果真没有麦基洗德这人的话,被掳后的犹太人自己决不会想出这样的人物。诗篇110叫等麦基洗德祭司视为弥赛亚的预像。有些学者以为诗篇110出于玛喀比时代但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许多著名学者已屡次证明诗篇110是产于被掳以前(如龔克爾Gunkel、基泰尔Kittel)。东方的宗教观念,已始于公元前2000年。这种宗教所占的地位,不是低级的。这是威尔豪森和他的门人所共认的。尤其迦南人一如巴比伦人和埃及人认识一个“至上之神”。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是一神的崇拜者。我们的作者愿意将撒冷王视为一个真神的崇拜者。在本章20节中麦基洗德将至上神的祝福赐予亚伯拉罕,麦基洗德以至上神视为亚伯拉罕所崇拜的上帝,同样亚伯拉罕在22节接受了这种称呼,他将麦基洗德的**至高的上帝**视为曾显示给自己的上帝。圣经上以上帝为**至高的上帝**的句子很多;如民数记24:16;申命记32:8;诗篇78:35;57:3。**带着饼和酒**按希伯来文“hosi”有“奉献”及“呈献”的意思。有人否认在这里是论及献祭。他们说:(1)“hosi”这句话无论在那里都有“携带”的意思,却没有献祭的意思;(2)称麦基洗德是祭司无异与称大卫的儿子为祭司一一君王一样(列王记下8:18);(3)希伯来人有一种风俗,得胜班师时,人民多以饼与酒出来劳军(士师记8:5;申命记23:5);(4)史家约瑟夫否认麦基洗德曾献过祭。关于这问题的答覆是这样:麦基洗德献上饼与酒,不只是慰劳亚伯拉罕和他的军队,因为亚伯拉罕由敌人手中所得的食物足足有余,而献祭给上帝,是为亚伯拉罕获得胜利的谢恩祭。特别说明麦基洗德确实献了祭的铁证,还是因为“**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那一句话。这也说明了基督为何在诗篇110和希伯来书7被称为“按照麦基洗德等次永远为大祭司”,因为基督愿意用饼与酒建立新约的献祭。如果麦基洗德呈献饼与酒时,不是举行祭施,那么也不能说基督是按照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并且主张“cohen”一词不作祭司,而作君王的解释的意见,也不能成立,因为“cohen”一词在圣经内只有一处(列王记下8:18)是作君王解释,其余侧个地方都作祭司讲。总之,无人能够证明“hosi”一语,不能解作献祭,反而有许多人承认"hosi"一语,在士师记6:18-19是作献祭讲。否则人不会明白为什么在呈上饼与酒以后接上一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斐洛(Philo)明明承认麦基洗德献过祭,除他外,圣保罗和一切的教父们都一致承认麦基洗德是基督的预表,他的献祭是圣体的表像(参阅希伯来书7章)。 - **14:20** 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他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有的拿出十分之一给他。 - **14:21**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还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有许多圣人惯以本节来呼求上帝,世上一切都可以不要,只求上帝赏赐他们能多救人的灵魂(如法兰西斯·撒勒爵和圣女特雷莎)。不过原文只说:要他拿去财物,不要他将人口带走。 - **14:22**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指着耶和华—至高的上帝、天地的主起誓: - **14:23**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条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是我使亚伯兰富足!’ - **14:24** 我什么都不要,只是仆人所吃的,以及与我同去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份,让他们拿去吧!” 亚伯拉罕不接受所多玛王的财物,不仅是由于他的慷慨,也是因为他不顾意与有罪的人交往,他知道即使有了他们的财物,也富不了多少,我们知道他是如何相信上帝的祝福和应许。
niefanchen1890
2025年7月25日 09:44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Word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