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概览
旧约
創世記
创世记 第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6章 概览
创世记 第7章 概览
创世记 第8章 概览
创世记 第9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6章 概览
次经
新约
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第1章 概览
马太福音 第2章 概览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1章 概览
罗马书 第2章 概览
罗马书 第3章 概览
哥林多前书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歌罗西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摩太前书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得前书
彼得后书
约翰一书
约翰二书
约翰三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启示录 第1章 概览
启示录 第2章 概览
启示录 第3章 概览
启示录 第4章 概览
启示录 第5章 概览
启示录 第6章 概览
本文档使用「觅思文档专业版」发布
-
+
首页
创世记 第12章 概览
由于亚伯拉罕的蒙召,在救买卖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新纪元。巴别高塔的建筑,指明人类在洪水为害之后,又离弃了上帝。这样真正的信仰,只保存在一人的家中,由这一家传于一个民族,由这一民族,分布到整个人类。亚伯拉罕的被召,并不是说其余的人都被槟弃,而是说他的蒙召,正是其余人类得救的根源和佐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主前24-22世纪的埃勃拉泥版(Ebla tablets),包括1800块完整的粘土版,1974年出土于叙利亚的Ebla。埃勃拉泥版提到有一位至高神从无到有创造了天、太阳、月亮、星星及地球,证明主前24世纪就已经存在一神信仰,并非是从多神演化到一神。埃勃拉泥版所记录的法律,也证明《申命记》中记录的律例并非后来才有的发明。</p> ## 上帝呼召亚伯兰 - **12:1**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亚伯拉罕和他的两个弟兄拿鹤、哈兰先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在那里娶撒拉为妻。他拉与亚伯拉罕并哈兰的儿子罗得由吾珥起身,想到迦南地去,但是到了哈兰时,使住在那被(11:31)。关于这次的迁居,《犹滴传》5:6-9有所记载;还有《尼希米记》9:7,8亦有所记载。圣司提反说:“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 神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使徒行传7:2-4)。”希伯来书11:8没有说出亚伯拉罕所离开的地名,只称扬他对上帝的命令所怀的信心。海尼市(Heinisch)和斯坦曼(Steinmann)都认为圣司提反关于亚伯拉罕在吾珥蒙召的讲论,是一种错误。连《犹滴传》5章记载亚伯拉罕在吾珥蒙召也是一种错误。按克雷因安斯(Kleinhans)认为这不是一种错误,因为阿希教尔(Achior)和圣司提反恐是根据了真正的古传说。因此圣耶柔米和哈伯格(Hoberg)主张亚巳郎蒙召两次:一在美索不达米亚,一在哈兰。第一次他拉由于上帝的圣意离开了吾珥;本节所言就是第二次。上帝叫亚伯拉罕离开哈兰,无疑地是叫他离开这敬拜多神的家庭。亚伯拉罕没有怀疑没有异议地顺从了上帝的圣意,因而圣保罗对这位圣祖的信心盛赞不已(希伯来书11:8)。 * **12:2** 我必使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使你的名为大;你要使别人得福。 亚伯拉罕的牺牲一一服从,由于上帝的应许而成轻了。虽然这种要求,在他一方面,至少是一个信心的豪爽行为;无子无孙的亚伯拉罕,将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成为一富有的人,并且使他的名字流芳万世,成为祝福的典型(48:20)。 * **12:3**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给他;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都必因你得福。”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应许是上帝后来多次以同样的方式向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重申过的(18:18;22:18;26:4;28:14)。“因你”与“因你的后裔”意义相同。天下万民要因着你的后裔获得祝福。所以“后裔”根据圣保罗的话,就是基督。圣保罗说应许是向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所许诺的,并没有说:“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加拉太书3:16)。不过圣保罗对“后裔”的解释并非字面的意义。如果照字面讲“后裔”二字有集合意义,这也是多数学者所主张者。不过在这个集合名称的中间,最特殊指出的,便是基督。 - **12:4** 亚伯兰就遵照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离开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 - **12:5** 亚伯兰带着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以及他们在哈兰积蓄的财物、获得的人口,往迦南地去。他们就来到了迦南地。 - **12:6** 亚伯兰经过那地,直到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当时迦南人住在那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示剑在迦南地的位置。亚伯兰可能是从约旦河东进入迦南地,第一站到了「示剑」。「示剑」位于迦南地中央、以巴路和基利心山之间,是迦南地南北道路和东西道路的十字路口。</p> 示剑在耶路撒冷北部。亚伯拉罕在那里得了上帝的现示。按“maqom”一语含有“圣地”之意(28:11;35:7;申命记12:2)。迦南人的圣地通常是在山上或丛林中或高树底下。“**摩利橡树**”。祭司或占卜者以这树叶的风声来指示未来的事情。日后雅各将他的妻子的神像,埋在示剑那里的橡树底下(35:4)。士师记9:6载有“**示剑橡树旁的柱子**”,士师记9:37载有“**米恶尼尼橡树**”。这些树与本节所载者有同一的名称。古人谈论迦南人的圣树,是不偏不倚,但是日后却予以禁止(以赛亚书36:7;申命记12:3),因为以色列人由于压迫,也参与了巴力(Baal)和伊什塔尔(Ishtar)诸神的崇拜。“**那时迦南人住在那地**”一句,说明上帝虽然领亚伯拉罕到了迦南地,但是那时尚没有给他,仅应许要赐给他。 * **12:7** 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上帝多次在下面向亚伯拉罕重申所许(13:15;15:18;26:4;28:13;48:3;中34:4)。上帝没有立时将迦南地赐给他,是因为要试验他的信心,也是为等待罚迦南人的罪恶。亚伯拉罕不单单建筑了祭坛,而且也呼吁了上帝的名(8节),就是说,他向上帝献祭,感谢上帝向自己所施的恩惠。求上帝再予以引导与保护。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应许之地位于「世界的十字路口」。「迦南地」位于各大文明古国的中间,周围陆续崛起的帝国包括东方的亚述、巴比伦、波斯,南方的埃及,北方的亚兰、赫人,西方的希腊、罗马。「迦南地」既是世界各国文化、商业、交通的枢纽,也是各大帝国争霸的必经之地。神把这样一个「世界的十字路口」赐给亚伯兰作应许之地,实在是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亚伯拉罕的后裔需要在此向全世界作祭司国度的见证,也需要在此完全仰望神的保守和供应,否则完全不可能在列强的夹缝中得以保存至今。</p> - **12:8** 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 **12:9** 后来亚伯兰渐渐迁往尼革夫去。 ## 亚伯兰到埃及 - **12:10** 那地遭遇饥荒。亚伯兰因那地的饥荒严重,就下到埃及,要在那里寄居。 - **12:11** 将近埃及,他对妻子撒莱说:“看哪,我知道你是美貌的女人。 - **12:12** 埃及人看见你会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会杀我,却让你活着。 - **12:13** 所以,请你说你是我的妹妹,使我可以因你得平安,我的性命也因你存活。”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南地(Negev)的Ein-Avdat谷。南地气候炎热,已发现许多古人居住的遗址。现代的南地是以色列南部的一片荒漠,占了以色列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与埃及接壤。</p> 11-13三节记述亚伯拉罕到达异国他乡,自身毫无保障。他怕妻子的娇美,容易引起埃及人的嫉妒,将自己杀害,夺去自己的妻子。按埃及的文献明言埃及人尤其喜爱近东的妇女。因此亚伯拉罕为应付这种恶势力,要求他的妻子称他哥哥,以免失去自己的性命。如果将女人夺去,至少能保存自己的性命。撒拉称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妹妹,一半是实话,却不能说全对(20:12)。那时与同父异母的姐妹结婚,是相习成风的。日后以色列的法律却严加禁止(利未记18:9,11;20:17)。亚伯拉罕本来应是光明磊落的人,若只根据公教的标准来衡量他,那就不免有些不公允了!不过我们要知道,他只是一个人,有人的过错和弱点。这就是对于圣经真理的另一种明证。圣经依事述事,如有名的圣者行为不善,也不以他为完人,它不但说亚伯拉罕不诚实,而且也说他是懦夫。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左塞尔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约建于主前2667-2648年的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左塞尔金字塔是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高62米,底边为109米×125米,外部是白色抛光石灰石。这样一个庞大而精心雕琢的石造建筑,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国家对资源的控制、管理能力。这表明亚伯兰到达埃及之前约600年,埃及的文明已经相当繁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主前20世纪古埃及贵族克努姆霍特普二世(Khnumhotep II)的墓穴壁画,画着37个亚伯拉罕同时代的闪族人在其首领Absha的带领下进入埃及。这些闪族人涂着当时流行的黑眼圈,男人留着闪族独特的胡子,穿着彩色条子的长衣,足履便鞋。他们携带茅、标枪、弓箭作为武器,还有一个人跟在驴子后面弹着七弦琴。各种其他记录也表明,当没有河流的迦南地发生饥荒的时候,他们就可能进入可以被尼罗河润泽的埃及东部躲避饥荒。</p> - **12:14** 亚伯兰到达埃及时,埃及人看见那女人极其美貌。 - **12:15** 法老的臣仆看见了她,就在法老面前称赞她。那女人就被带进法老的宫中。 - **12:16** 法老就因她厚待亚伯兰,给了亚伯兰许多牛、羊、公驴、奴仆、婢女、母驴、骆驼。 - **12:17** 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击打法老和他的全家。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因提夫二世像。古埃及第十一王朝的因提夫二世(Intef II,主前2112–2063年),很可能就是亚伯兰所见到的法老。此时古埃及经过「第一中间时期」(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 of Egypt,主前2181-2055年)的分裂,被第十一王朝重新统一,首都位于埃及中部、尼罗河畔的底比斯。</p> 17节说明法老的这种行为,是上帝所不能容的。由于法老将撒拉带入自己的宫里,充为后宫,上帝使他和他的全家遣了一种隐秘的病。由此更可以证实上帝不是一族或一国的上帝,而是万民万族的上帝。他对任何民族与国家都有执行自己威权的权利。 - **12:18** 法老召了亚伯兰来,说:“你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她是你的妻子? - **12:19** 为什么说‘她是我的妹妹’,以致我把她接来要作我的妻子呢?现在,看哪,你的妻子在这里,带她走吧!” - **12:20** 于是法老吩咐人把亚伯兰和他妻子,以及他一切所有的都送走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族长们的行踪。</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族长们在应许之地的行踪。</p>
niefanchen1890
2025年7月25日 08:51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Word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