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概览
旧约
創世記
创世记 第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6章 概览
创世记 第7章 概览
创世记 第8章 概览
创世记 第9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6章 概览
次经
新约
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第1章 概览
马太福音 第2章 概览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1章 概览
罗马书 第2章 概览
罗马书 第3章 概览
哥林多前书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歌罗西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摩太前书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得前书
彼得后书
约翰一书
约翰二书
约翰三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启示录 第1章 概览
启示录 第2章 概览
启示录 第3章 概览
启示录 第4章 概览
启示录 第5章 概览
启示录 第6章 概览
本文档使用「觅思文档专业版」发布
-
+
首页
创世记 第2章 概览
- **2:1** 天和地,以及万象都完成了。 - **2:2** 到第七日,上帝已经完成了造物之工,就在第七日安息了,歇了他所做一切的工。 - **2:3** 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将它分别为圣,因为在这日,上帝安息了,歇了他所做一切创造的工。 - **2:4** 这就是天地创造的来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法国共和历(French Republican Calendar)是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启用的革命历法,目的是割断历法与基督教的联系。共和历规定每周10天,废除星期日,第10天才能休息。但人民始终无法习惯,1805年被拿破仑废除。当时的法国历史事件都是用这种历法记载的,如热月政变、雾月政变等。每七日休息一日是神所定的规律,人无论如何试图摆脱,最后都是注定失败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1930年一周5天的苏维埃历法(Soviet Calendar)。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为了消除基督教的影响,前苏联于1929-1930年实施一周5天制,1931年改成一周6天制,造成极大混乱。1940年不得不废除苏维埃历法。恢复成一周7天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1933年一周6天的苏维埃历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耶和华」读音的由来。四字神名(Tetragrammaton)原文是「יהוה,YHWH」。古代希伯来文没有元音字母,只有22个辅音,因此不能根据字母直接发音,和中文一样,每个字的读法都必须由老师教。四字神名只有大祭司每年赎罪日进入至圣所祷告时,才能直接读出来。平时犹太人在说话中用「主」(אֲדֹנָי,音Adonai)来代替。主后70年圣殿被毁,犹太祭司传统中断,四字神名的正确读法就渐渐失传。希伯来文的元音符号通用之后,主后11世纪的犹太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将「אֲדֹנָי,Adonai」的元音符号标注在「יהוה,YHWH」上,变成「יְהֹוָה,YaHoWaH」,提示应读为「主 Adonai」。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人将「YaHoWaH」的辅音、元音结合起来,读成了「耶和华 Yehowah」。近代圣经学者对照标示元音的古代希腊文的旧约译本,以及当时一些非犹太人对该词读音的描述,认为发音可能是「雅威 YaHWeH」。</p> “耶和华上帝”,按古卷只载“耶和华”,即原文יהוה,如何发音已经失传了,后被拉丁字母化为YHWH,后中文转译为“耶和华”,现在大部分学者认为这**四字神名**的发音为雅威。和合本修订本修订之初,曾有人提出将耶和华改为雅威,但是最终没有被采纳。摩西在这里为指示“耶和华”就是创世记第1章所称呼的上帝——伊罗欣,便将“上帝”二字补入。耶和华——犹太人一般念为:主,因为他们要避免称呼上帝的名字,天主教徒也会称呼为“上主”以避免直呼至高上帝的名字。“耶和华”词就是自有永有的意思。 - 在耶和华上帝造地和天的时候, - **2:5** 地上还没有田野的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出来,因为耶和华上帝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种土地。 - **2:6** 但是,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整个土地的表面。 草木和菜蔬二类,包括人能吃与不能吃的植物。6节“雾气”一字有些学者译作:水(参阅约伯记36:27)。由上下文可以知道上主使泉源由地上涌出,滋润土壤。 * **2:7** 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命之气吹进他的鼻孔,这人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上帝怎样造成了第一人。人肉身的造成一如其他动物一样,是由尘土造成的,至于造人的灵魂,却有极大的区别。灵魂是直接由上帝所造。至论人的肉身,是由下级的种类演化出来的呢?还是直接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呢?如果我们承认上帝用一种特别居间物而造成了人身,似乎不反背圣教会的道理;如果也主张灵魂是来自绝对的进化,那便不合于教会的道理。许多上流的科学家关于人的由来,极力反对绝对的演化,更有些学者截然地否认缓和的进化论所持的态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这幅漫画讽刺进化论者不必为污染环境负责任,只要自己能生存就行。创造论和进化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都需要凭信心来接受,每个人都必须凭信心做出抉择:1、创造论相信人是按着神的形象被造的,每个人都有道德性,与动物不同,属灵的需要高过肉体的需要;进化论相信人是猿猴进化来的,与动物没有两样,道德、精神不过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2、创造论相信所有的人都有同一个祖先,都是亲戚,彼此应该和平、友爱;进化论相信人是各地的猿猴分别进化来的,为了生存,应该不断竞争、征服。3、创造论相信人生有神所赋予的目的,应该善用恩赐、管理环境,准备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向神交账;进化论相信人是随机碰撞、进化的结果,人生没有目的,应该放纵自己、掠夺环境,及时行乐、享受人生。4、创造论相信神关心、供应、看顾受造物,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传递神祝福的管道,照顾老弱病残,因为神不断挽回、拯救失败者;进化论相信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奋斗和运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不适应的老弱病残和失败者应该被淘汰,这样社会才能进步。5、创造论相信神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进化论相信人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创造神。6、创造论相信神是主宰,人应该顺服神的权柄;进化论相信人是主宰,权势大的人说了算。7、创造论相信有绝对的真理和是非标准,行公义就有大能;进化论相信真理是相对的,所以成功者做什么都是对的。8、创造论相信人是天父的孩子,应该完全地信靠、依赖神;进化论相信人类已经成年,可以独立自主、人定胜天。9、创造论相信人已经堕落,世界的趋势是越来越败坏,但信神的人可以进入天国;进化论相信人类在进步中,世界的趋势是越来越美好,但所有的人都是死路一条。</p> * **2:8** 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栽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伊甸**”有人说是一句苏尔美语的普通名词,含有“旷野”的意思。照这样来讲:上帝是将乐园安置在一个旷野里。待默耳(Deimel)以为伊甸是一带地域的名字,坐落在亚述和亚美尼亚之间。关于乐园坐落于何地,历代学者意见纷歧,竟有30余种意见。按最可靠的意见:乐园是坐落在亚述和亚美尼亚之间,四条河流经其中:一是底格里斯河,一是幼发拉底河。这两条河是人人尽知的,其他两条或者是比逊和基训。从11至15节所记载的地方,是在亚美尼亚的地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苏美尔(Sumerian)生命树的壁画。「生命树」的记忆存在于各个古代文明之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古代苏美尔人、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中国人、印度人和乌拉尔图人等许多古代文明的文献和遗址里。这从侧面佐证人类的祖先都来自伊甸园。</p> * **2:9** 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土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好作食物。园子当中有生命树和知善恶的树。 “**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这两种树是实有的或是含有一种象征呢?学者的意见,各有不同。我们以为这两种树是一种象征。“生命树”表明原祖所享受不死不灭的特恩。“**分别善恶的树**”表明始祖如果违犯了上帝的命令,就会明白所失掉的恩宠是如何宝贵,所行的恶是何等可怕。 - **2:10** 有一条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成四个源头: - **2:11** 第一条名叫比逊,它环绕哈腓拉全地,在那里有金子。 - **2:12** 那地的金子很好,在那里也有珍珠和红玛瑙。 - **2:13** 第二条河名叫基训,它环绕古实全地。 - **2:14** 第三条河名叫底格里斯,它流到亚述的东边。第四条河就是幼发拉底。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是古希腊人对两河流域的称呼,两条河指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这两条河发源于今天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Anatolia)山区,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下游逐渐汇聚成阿拉伯河,流入波斯湾。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是由沙漠、山峦和大海环绕而成的平原,周围缺少天然屏障,历史上有许多民族在此接触、入侵、融合,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两条河每年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同时该地气候干旱,需要用大规模的人力协作来进行灌溉,从事农业丰产。因此这里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众多的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相继出现了欧贝德(Ubaid)、乌鲁克(Uruk)、吾珥(Ur)、苏美尔(Sumer)、阿卡德( Akkadian)、巴比伦(Babylon)、亚述(Assyria)等古代文明,最终被波斯和希腊帝国所征服,渐渐被人遗忘。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尼罗河(Nile)流域的新月形地带,被称为肥沃新月(Fertile Crescent)。</p> - **2:15** 耶和华上帝把那人安置在伊甸园,让他耕耘看管。 - **2:16** 耶和华上帝吩咐那人说:“园中各样树上所出的,你可以随意吃, - **2:17** 只是知善恶的树所出的,你不可吃,因为你吃它的日子必定死!” 上帝的命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帝禁止人吃“**分别善恶的树**”的果实?这是上帝愿意试看人对他是否忠信,要人借着自制和服从他的命令,达到人格的成熟;上帝所禁止的,不是男女的结合,因为上帝造了男女是为繁衍人类,并且也祝福他们,赐予他们一种生育的能力。上帝的命令是一种严肃的命令,假使始祖父母违背上帝的命令,吃了“**分别善恶的树**”的果实,必要受死的处罚。 * **2:18** 耶和华上帝说:“那人单独一个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前章作者说上帝先进了植物和动物,以后造了人;本章作者特别注意到人的由来,故此注意点与前章完全不同。本章首先说明上帝造了人,以后才造了动物。作者的目的,明显地不是在详细地写出一个科学的讲义,而是说明万物都是由上帝所造。 - **2:19** 耶和华上帝用泥土造了野地各样的走兽和天空各样的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动物,那就是它的名字。 - **2:20** 那人就给一切牲畜、天空的飞鸟和野地各样的走兽都起了名。只是亚当没有找到配偶帮助他。 本章说明人超过一切的动物,人是动物之主,人在乐园中享受着不可言喻的幸福,人具有一个奇妙的智慧。巴比伦和希伯来人以为给动物起名的人,会知道它们的本性怎样。这是此段的意思,不必拘泥字面去相信亚当在那一天,坐着给在他面前经过的一切动物起名。 - **2:21** 耶和华上帝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根肋骨,又在原处把肉合起来。 - **2:22** 耶和华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带她到那人面前。 - **2:23**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自21至23节(24节是作者的思想)是描写女人的由来。女人是上帝从第一个男人造出来的,她有男子的人性,如男人一样是按照上帝的模样造成的。既然女人来自男人,又由亚当给她起名,自然女人应当服从男人。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奴隶的服从,而是一种伴侣的服从。有些圣师们说:“女人不是来自亚当的头部,因为惟独男人当家主事,也不是来自他的脚部,因为女人不是男人的婢女,而是来自他的肋骨,因为女人应当如同一个可爱的伴侣随从男人。” * **2:24**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上帝造了一男一女,按吾主耶稣的教导(马太福音19:5-6),这些话说明上帝原来愿意人类遵守一夫一妻制,来繁衍人类。夫妇的爱情超过对父母的爱情;由于他们的配合,二人就成为一体。他们的结合,是上帝而不是人自己指定的,所以人没有权力去拆散的。换句话说:上帝要制定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是不可分离的。 * **2:25** 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觉得羞耻。 25节作者写出始祖父母犯罪以前无辜无罪的地位。他们的肉身不与灵魂相反,他们的灵魂全然随从上帝。他们还没有经验到罪恶的恶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主前7世纪的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Enuma Elish》的泥版残片,于1848年至1876年出土于尼尼微亚斯那巴图书馆(Library of Ashurbanipal)的遗址。整篇史诗大约有一千行,以阿卡德语分别写于七块泥板上。巴比伦创世史诗可能是主前15-14世纪成形的,其中创造的先后次序与创世记有一些共通之处,表明创造的历史存在于人类文明的记忆中。但与创世记相比,两者的不同之处更多:创世记中独一真神的创造过程简洁、庄严、圣洁、超越,万有的被造都是为了给人准备环境;而巴比伦史诗中众神的创造过程复杂、离奇、恐怖,充满了淫乱、争吵、仇恨、自私、暴力、杀戮和不孝,毫无道德观念,造人的目的只是为了代替众神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地位下贱。巴比伦创世史诗,只是堕落之后的人类按着自己的形象来造神的结果,与创世记完全不能同日而语。</p>
niefanchen1890
2025年7月25日 08:37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Word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