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概览
旧约
創世記
创世记 第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6章 概览
创世记 第7章 概览
创世记 第8章 概览
创世记 第9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1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2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3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4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5章 概览
创世记 第16章 概览
次经
新约
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第1章 概览
马太福音 第2章 概览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罗马书 第1章 概览
罗马书 第2章 概览
罗马书 第3章 概览
哥林多前书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歌罗西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摩太前书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得前书
彼得后书
约翰一书
约翰二书
约翰三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启示录 第1章 概览
启示录 第2章 概览
启示录 第3章 概览
启示录 第4章 概览
启示录 第5章 概览
启示录 第6章 概览
本文档使用「觅思文档专业版」发布
-
+
首页
启示录 第5章 概览
## 书卷和羔羊 - **5:1** 我看见坐在宝座那位的右手中有书卷,正反面都写着字,用七个印密封着。 - **5:2** 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告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个印呢?” - **5:3** 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人能展开、能阅览那书卷。 - **5:4** 因为没有人配展开、阅览那书卷,我就大哭。 - **5:5** 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个印。” 若愿意明白本章的意义,最好先参阅以赛亚书6:1;以西结书2:8-10;以赛亚书29:11;创世记49:9;依11:1、10,然后又要注意两个原则:(一)约翰所见的奇像是属于理性的异象,因此他为使读者明白那些奇事,不得不用启示文体的象征来表达出来;(二)这些象征虽是取自旧约,却含有新约的道理和意义,换句话说,约翰多少变更了旧约的原意,使之能表达自己所见的新约的预言。 本章可分为三段:在第一段中(1-5),先知约翰看到一卷密封的书卷,书卷中写着未来的机密事件,即人类和圣教会将来所要遭遇的一切。关怀圣教会未来的约翰,心里非常难过,因为他和遭遇迫害的信徒一样,都不晓得将来所要遭遇的事;在第二段中(6-10),先知看到耶稣基督,因他的死亡和复活,由天父手中接受了领导人类历史并掌握人类命运的大权,也看到天上的天使怎样赞颂上帝的羔羊;在第三段中(11-14),先知听到天庭和全自然界称扬上帝圣父和圣子的声音:这表示天父的权柄和全能,已全属于他的圣子耶稣基督。本章所描绘的就如前章一样,令读者置身于天庭的隆重仪式中。上帝右手所拿的书卷,“**里外都写着字**”,就如以西结所见的异像一样(以西结书2:9、10);古时因为纸张稀少,且又昂贵,为此两面都写。用七印密封卷帙是罗马人密封遗嘱的方法;这书卷也可说是上帝的遗嘱,因为书中所写的是上帝对人类的旨意,即“**感谢父,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的旨意(歌罗西书1:12;希伯来书9:15;彼得前书1:4等)。敖黎革讷、希坡律陀等学者认为该书卷是指旧约经书,因为只有耶稣因自己的使命和启示解释了旧约的意义(参阅路加福音24:27)。此说虽然好似合乎经义,但未免过于具体。七印的封印依次相连,如果不把七印一一启开,便无法阅读书卷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羔羊启开每一个印以后所发生的事,并不是按时间的先后排列的,而是以启示文体写成的;事实上“七印”这一组所指的事,都是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都是指明战争的圣教会,在世界上所应受的一切。2节那**大力的天使**(亦见10:1)的问话和先知的哭泣,是表示天上地下找不到一位能解开那卷书的人。这事含有两种意义:一、在历史的演变上,虽然上帝以世人为工具,然而真正决定并领导历史的却是上帝;二、推动历史的不是世人,而是上帝;明察未来的是上帝,而不是世人。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思本段的经义,我们赞同朋息尔汪的意见,认为连世界的次序和历史的奥秘,也都要求上帝圣子降生为人;如果没有圣子的降生,世界的次序,便缺乏了它的完美,人类的历史便成了不可解的谜(2-4)。二十四位长老中有一位(如在7:13)告诉了约翰,那揭示人类历史谜底的是谁(5)。二十四位长老既然是圣教会的代表,那么我们可以说,圣教会因为时常宣讲上帝圣子降生为人和他救赎人类的道理,且不断地把这端道理启示给世人,以安慰世人,正如那位长老启示给约翰,安慰了他一样;换句话说,圣教会不断地向世人报告:人类的历史是有目的的,有它的开端和终结,古往今来的一切事变决不是偶然发生了,完全由上帝圣子决定,由他引导。关于耶稣的两个称呼:“**犹大支派中的狮子**”,见创世纪49:9;“大卫的根”,见以赛亚书11:1、10(参见罗马书15:2;希伯来书7:14;马太福音1;路加福音3:23-38)。“**他已得胜**”一句,是指耶稣的圣死与复活。因着死亡与复活,耶稣不但获得了启示天父奥理的权柄,而且也获得了实行这些奥理的权柄(以弗所书1:3-14)。 - **5:6** 我又看见宝座和四个活物,以及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着,像是被杀的,有七个角七只眼睛,就是上帝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 **5:7** 这羔羊前来,从坐在宝座上那位的右手中拿了书卷。 - **5:8** 他一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 **5:9** 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它的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支派、各语言、各民族、各邦国中买了人来,使他们归于上帝, - **5:10** 又使他们成为国民和祭司,归于我们的上帝;他们将在地上执掌王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B50838;">上图:可以拎在手里来回晃动、散发香气的金香炉。</p> 那位长老称耶稣为“**犹大支派中的狮子**”,约翰却把耶稣描写成一个“**被杀过的**”。旧约学者维多利纳斯(Victorinus)说得好:“耶稣是狮子,因为他战胜了死亡;耶稣是羔羊,因为他为世人忍受了死亡。”这羔羊“**站立**”,表示他的复活战胜了死亡,使他常带着死亡的伤痕:他“**像是被杀过的**”,只说“**像**”,因为他如今实在是生活着(1:18)。约翰在本书中称耶稣为羔羊约三十次,在新约其他经书中,只见于彼得前书1:19和约翰福音1:29、30。此外,还应注意的一点,即四大圣史之中,也只有约翰(约翰福音20:25、27)特别留意耶稣复活的肉身上所留的伤痕。无疑地,约翰自从听了他的师傅圣若翰如此称呼耶稣之后,终生未忘。再说,他也亲眼看见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即见到了上帝的羔羊如何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因此很喜欢称耶稣为上帝的羔羊。这名字的来源,无疑地是出于以赛亚的那首“上主的仆人”诗歌(以赛亚书53:7)。这首诗歌的意义贯通全部新约;初兴的教会就以这首诗歌为耶稣圣死和复活的预言。因此本世纪初泛巴比伦主义者认为本书羔羊的思想是来自巴比伦玛尔杜克神话的一说,已为现今教会的学者视作无稽之谈。那羔羊有“七角”,是说他是无所不能的:“七眼”是说他是无所不知的;“七灵”是指示由他所派来的圣灵(参阅启示录1:4,3:1,撒迦利亚4:10;约翰福音14:16、26,15:26,16:7)。羔羊所有的奇异形像含有极深的意义:即是说光荣复活的基督所有的作为完全相似天父,他的所作所为与天父是一致的,因为他与天父一同派遣了圣灵(6)。这是多么纯洁的圣约翰的神学!这位羔羊从上帝手中一接受了那密封的书卷,即谓当耶稣因得胜被立为主时,或按保罗说的“**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罗马书1:4),四个活物和那二十四位长老,即所有的受造物和全圣教会都朝拜并赞颂得胜的耶稣。“二十四位长老……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两样物件表明了圣教会赞颂与祈祷的大责任,即钦崇朝拜上帝的责任;然而在这里所朝拜的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羔羊,即降生为人的上帝圣子。本来为我们现今的信友朝拜上帝和朝拜耶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为归依的犹太人和一般归依的异邦人,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朝拜耶稣是一种革新或革命的行为,可是这种革命,为初兴教会和为现今的教会一样,是基于“耶稣是上帝”的信条。如果前章是指使徒信经的第一条;那么,本章便是指此信经的第二条:“我信我主耶稣基督”(7、8)。四个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为什么唱“**新歌**”呢?所谓的“新”并不是说这首歌是为举行天庭隆重的礼仪新编制的,乃是象征基督所立的教是新的(21:5)。作者的意思好像是说,为颂扬耶稣的新创造,需要唱一首“新歌”(马可福音14:24,2:22)。仆黎玛削(Primasius)说:这首歌是“新的”,是为颂扬耶稣所完成的那“新的创造”和“新的制度”(加拉太书6:15)。这支新歌可说是三班依次相继的大合唱:第一班(9、10):四个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领先歌唱;第二班(11、12),一切天使随四活物和二十四长老之后歌唱;第三班(13、14):一切受造之物跟着四活物、二十四长老和一切天使歌唱。**你配拿书卷**”,是说,耶稣因着他的圣死与复活,当得起引导人类的命运,堪当作人类的元首和君王。约翰特别注意耶稣宝血的功劳,因为耶稣藉着他的血“**将上帝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翰福音11:52),归属于上帝,成为上帝的国度和上帝的祭司。那么,信友既然“重生”了,又因为以圣灵以真理敬拜上帝,在今世有祭司的地位(1:6并注),在来世必要与上帝一同为王,就如耶稣所说过的:“**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5、10)。 - **5:11** 我又观看,我听见宝座和活物及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 - **5:12** 大声说:“被杀的羔羊配得权能、丰富、智慧、力量、尊贵、荣耀、颂赞。” - **5:13**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在宝座上的那位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 **5:14** 四活物就说:“阿们!”众长老也俯伏敬拜。 第二班合唱的是千千万万的天使,他们伴随四活物与二十四长老一起赞颂赎世的羔羊;赞颂的原因仍与上同,即颂扬“**被杀的羔羊**”——耶稣的圣死。他们赞颂耶稣的“七”个赞辞,表示对耶稣的赞颂圆满无缺,并表示圣子降生和他救赎的工程,是上帝圣父的最大工程,表现了上帝爱世人真是爱到了底(约翰福音3:16),圣子爱天父和爱世人的爱也无以复加(约翰福音14:31,15:13),因此在天圣人用极圆满的赞美颂扬羔羊。羔羊“**配得**”来自天父的一切尊威和荣耀,正如保罗在腓立比书2:5-11所称颂的,又如天父曾应许耶稣所说的:“**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约翰福音12:28,17:1)。第三班合唱的是整个宇宙:“**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参加歌唱,达到大合唱的最高潮。他们齐声赞美天父和圣子,同时四活物唱“阿们”的和词,而二十四长老俯伏朝拜。天庭的歌唱和礼仪,场面多么伟大,多么隆重,甚至无灵之物也参加了赞美上帝的行列,无异三圣童在烈火窑中所唱的歌曲(次经三童歌),又如圣五伤法兰西斯所唱的太阳歌。直到耶稣第二次来临,“**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罗马书8:20),然而,当耶稣的光荣一显出来,就连受造之物也要“**得享(享:原文是入)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罗马书8:21)。约翰的属灵的眼睛因蒙圣灵的光照(4:1),透过一切阻隔而窥见了圣子永远的光荣;他在此处有如在20:11,21:1、4、5,22:2一样,使我们这些被掳在涕泣之谷的人窥见了天堂的一角。 ## 神学释义 约翰在4、5两章内,引导读者,由良莠不齐的战争教会中,去观察天上的凯旋教会;或者更好说,领导读者去默观天上的奥妙。 天堂是上帝特别发现光荣的地方,在那里上帝坐在威赫的宝座上永远为王,接受一切受造物的钦崇朝拜。约翰把这一处描绘得好似大王的朝廷一样,内有宝座,四周有整个天庭的神圣围绕着;又描写得好似圣殿一样,内有祭台,天使的崇拜和圣人的祈祷,都由祭台上升到上帝面前。在本书结尾(21-22章),约翰叙述上帝为那些给基督作证的信友所保留的厚报与冠冕时所描绘的天堂,又好似一座新耶路撒冷。但是约翰在这两章内并无意把天堂写成信友们应得的永乡,而只愿把天堂写成造物主的居所,同时也是胜利的羔羊的宝座,造物主和羔羊由那里掌管万物,领导全人类的历史。两章中的主要异象可说只有一个,即是上帝委托羔羊掌握人类历史的异像,其他一切异像只是这一异象的陪衬而已。这一异象已经足以坚固战争教会的信德;关于这一点斯托弗(Stauffer)写得十分深奥。他说:“这部包含上帝谕令,描绘人类命运的书,现已掌握在羔羊的手中,此书虽尚未展开,受造之物虽还不知将来如何,但已知道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那位忠实者的手中。” 当这部书展开时,信友们虽然知道直到基督再来,自己要生活在困苦艰难中,但另一方面,也确知自己时时必受羔羊的保护;如果坚忍到底,将来必能获得羔羊所许的永远王冠。造物主和羔羊授职典礼的异像是如此高深,使我们觉得,或者应写一巨册,或者因内容过于繁富根本不写也好,但为了读者的益处,今只提出两点来略论于下: 第一、此处多么明显地阐明了基督是上帝子,他具有上帝的属性、权利和能力。上帝的“爱子”由父得了这一切,是因为他爱了父,听命到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基督的死是父赐给他荣耀的条件;父赐他这种荣耀,因为他是人,因为他是我们的中保和救主。耶稣因听父命,成了胜利者;因此我们作基督徒的,也要忠实地为他作证一直到舍生致命,才能成为胜利者,与他永远为王。我们实在不知如何可表示出,这个“**像是被杀过的**”而现今一直永远凯旋的羔羊的异像怎样燃起了我们渴望天乡的心情,仰慕我们救主的光荣,使我们知道,我们必要获得我们所渴望的,因为耶稣在受难前夕为我们求了父,且因他的敬畏已获得了应允(希伯来书5:7):“**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翰福音17:24)。
niefanchen1890
2025年6月27日 10:54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Word文件
PDF文档
PDF文档(打印)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
有效期